2022年09月11日 晴
連著幾天沒寫日記了。趁著熱情還在,寫點什麼。
先說說今天。一早和在埔心一樣的作息,7:30前後醒過來。吃了剩下的水果、里仁買的沖泡燕麥奶、還有三顆義竹帶來的鳳梨酥,權充早餐。然後有點漫無目的地在宿舍消磨時間。
其實本來想說整理一下福和段92號地的發掘資料,不過…一時惰性…看了最新一話的lycoris 和 ちみも,想想爸爸的詩文好像有需要調整的,就傳了檔案。不過爸爸求好心切,花了一整個早上在調整詩文的內容。這樣也好,算是多吸收一些知識。
稿件確認好之後接近中午,騎車去台文館附近的「郭春塏鍋貼」吃飯。原因無他:很少看到有人名字和自己一樣的。點了餃子和煎包,還有一碗酸辣湯。份量都不大,但是味道算合,可惜酸辣湯味道比較淡,重一點會比較好吃。
飯後去一段時間沒有去的台文館晃晃,先在紀念品店買了一點小東西,接著在館內信步閒晃,看看展覽。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成為人以外的-台灣動物文學特展」,其中在「變調的工業邏輯」這個區域,用了現代包裝的商品,貼上相關的文學創作,作為自然環境遭到人為開發的壓迫,很有特色。
另外有「江湖有字在──台灣人文出版史特展」,是講台灣的出版業,同時也有書店發展。走馬看花,不過裡面提到「出版五小」:純文學、九歌、爾雅、大地、洪範,倒是之前在習作林海音小傳的時候就有印象,也是一個小小的複習。自己經過編輯工作,知道出版業、書店生存都不易,卻也在這個展覽上少了點感動和共鳴。
常設展「文學力──書寫LAN台灣」沒有太多印象,可能是近期調整的,不過開頭用了「注意!你已被文學包圍!」,用了標語、廣告、新聞標題、流行音樂…等日常文句,表述「其實文學無所不在」,接著簡述台灣文學發展。期間還看到了莫拿能叔叔的採訪影片,有一種親切感。
觀展後回房間,經過寶雅,買了一包刮鬍刀替換片。從青年路返回宿舍。
青年路經過北門路這段平交道算是我比較「喜歡」的交通位置。因著「南鐵東移」的建設,很多和鐵路交會的地方都有工程,必須切換道路或行車位置,覺得有點危險。青年路這段算是比較單純的交會,過起來相對安全。
回宿舍後小睡片刻,起來繼續消磨小時間。到6:00去吃飯。之前經過一間「佟記餡餅粥」,進去參考看看。點了小米粥、酸辣湯、牛肉捲餅、一盤豆干。小米粥、小菜沒有特別想評論。不過酸辣湯不錯喝,口味稍重;捲餅比較特殊的是用了類似蛋餅的軟餅皮,而不是常見的蔥油餅,加上豆芽菜和萵苣,居然有種越南生春捲的口感,牛肉也是用比較好入口的「肉」,而非「牛腱」,看來是體貼牙口不好的客群。
飯後回房間,準備收心面對明天的課程。最近規劃了研究所生活,我要做到。
接著說一些這幾天發生的事:
星期二,早上去到教室,發現陶器分析的課堂需要遠距離上課。就直接在教室用了電腦。當天早上大劉先生在辦公室接待客人,看到我很親切的關心(其實他有沒有很親切我不太知道…)。接著也問我怎麼不繼續在小劉先生身邊工作,還說了小劉先生近期的一個工作上的疏失,聽完大概知道是福和段92號地的事情,不過我沒回應什麼。離開後大劉先生叮囑:希望我早點畢業,別拖時間。
星期三,石器分析課程遠距離上課。早晨買了飯糰預備,課程的進行算是順利,分組的同學也找得很快,但是在進行的過程中有一種奇怪的感覺:課程提到的各種工作,老實說自己並不陌生,但是要寫到這麼「精準」,恐怕就是這幾年需要的訓練了。
晚上是二年級和一年級的迎新,看到好久不見的馨云,她因為提早入學,和這屆的二年級混得頗熟。和幾位略熟悉的、略不熟悉的、上一屆的同學談得頗開心,還分享了過去工地的經驗。
星期四,陶瓷材料分析,早上進教室,助教邵碩芳大姊提醒今天是遠距離教學。正好,前幾天去體檢的補件今天可以拿到,就開著耳機一邊騎車去醫院拿報告書、一邊辦事、一邊聽老師上課的奇妙現象(結果中途還被老師問有沒有在開車…尷尬了~)。
授課的陳鴻文老師是很溫和的師長,雖然長年旅居海外,不過談吐上感覺是古典的老實學人,結果聽我說我曾在工地服務,還要我來當班代表(這個…),不是壞事,而且聽課程感覺不是太吃重的課,應該沒有問題。
順利交了體檢表也順利拿到學生證,開通卡片之後就比較有成為研究生的感覺了。
下午是考古學概論。是考古所基礎課程,不列入學分,但是必修,也是遠距離,就去了總圖書館找位置坐(未來預計會比較常跑那裡,可以多多開發合適的地方),聽課的時候沒有很專心…因為偷了空在畫界牆圖…
週五週六過得很普通,不過有去運河拍照,用在「流經城市」的內容。還發現了一條小河:竹溪,預備作為「流經城市」的下一個主題。
一個星期的適應期過了,研究生生活,就要開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