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我在Facebook上被一位親友tag,要來分享「影響我最深的15本書」,作為一個串連活動的參與。老實說當下看到這個活動的時候,心裡其實有點汗顏:雖然身無長物,但因為家父母喜好閱讀,家中看到最多的,應當就是書架與各式繪本、文學、社科方面的著作了。或許我對於閱讀的不排斥,加上日後進入文學院就讀,也是從這個環境而來的吧。
但雖說家中汗牛充棟,更不乏各式經典之作:海德格《存有與時間》、《存有與虛無》;河上肇《資本論導讀》、賈西亞馬奎斯《百年孤寂》;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卡爾巴柏《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基本上,真要列個目錄,我想也不會遜色於今日各大學院校社科、文學的老師吧。然而,書架上的這些書,我實際上看過的,寥寥可數,甚至到了後期,因為歷史系學習的關係,還有自己的懶散,這些書籍讓我有主動接觸的動力與機會,又更加減少了。
最近因為閒暇的關係,盡快的希望可以把業師以往的十篇文章給看完。而今日在與父親的閒談中,聊了一些關於讀書治學應有的基本原則與態度,突然讓我重新想起這個題目:「影響我最深的15本書」。若無「影響」二字,或許這樣的串連活動作為同儕、師長之間,對於知識的心得交換,或許也是一種學習上的快樂。然而,當加上了「影響」二字,似乎便有一種對於自己學習歷程的「拷問」:這些東西,你真的有讀進去嗎?在你的為人處事或是治學方法上,這些前人的經驗,你都用上了嗎?
這麼嚴厲的提問,著實讓我不敢怠慢,再者,這個提問又讓我想到以往在東海,參與陳以愛先生「經典導讀」課堂時,所提出的課堂作業「我的閱讀歷程」,於是乎,在今天這個夜晚,忽略寫日記的急迫,我想重新再回答這個問題:「影響我最深的15本書」。
==============================================
知識的源頭:
真要去追索我自己的學思歷程,基本上來自於三個人:
第一位是家母。我的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對於學齡孩童的教育,或許有更多的認識與用心,而她給我最多的,除了母愛的照顧外,還有許多知識的啟蒙,諸如《小牛頓》、《漢聲小百科》,「信誼文化」、「啟思文化」出版的系列繪本,還有我最常在學校的圖書館看的諸多通俗故事書,是培養我對閱讀興趣的養料。
第二位是我紅色的父親,也就是家父。稱以「紅色」,除了「血脈上」的關係外,也同時是父親的人生信仰。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中興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業,其後父親更自行進修,前往東海哲學系就讀碩士班,從傳統中國儒、道思想,到西方古典哲學:康德、黑格爾…等等,其後更大量購買與閱讀社會主義相關書籍。除了知識的教育,他更告訴我應該參與,甚至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這點,我想是過往,許多人對於范綱塏有「無私」這樣的評價,生命的根源吧。
最後一位是我白色的父親,也就是陳師錦忠。在東海求學的階段,很有幸與業師交誼。稱以白色,在於「契約上」的認識,正式和業師有所交誼,來自大二習修了業師《中國史學史》課程,日後也擔任業師課程助理有四年時間,同時學習關於業師所研究之學術史、上古史、史學方法等相關學說,這也或成為我日後在歷史知識的閱讀與思考上,某些前進的起點。
也因為他們,我才有這個機會或是能力,在「讀書寫字」的道路上,或許不是那麼的排斥吧。
==========================================
書目:
說明完了人的原因,接下來就是書目的舉要了。基本上與9/22日當天列的書單差不多,但我想用必較敘述性的文字重新說明其影響之處。
一、How to read Karl Marx/《馬克思主義入門》 (Ernst Fischer)/(Ernest Mandel,連結雜誌社,2009)
首篇要說的是兩篇我在社會主義啟蒙的作品,分別是澳洲共產黨員Fischer和托派學者Mandel的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都是我高中時期所接觸的,其中How to read Karl Marx我還作了一點拙劣的翻譯,雖然這兩部書我都沒看完,但他也影響了我在日後對於馬克思的原典,不管是《1844年經濟與哲學手稿》、《共產黨宣言》,或是馬克思相關的著作,乃至最近柄古行人《世界史的結構》這類書籍的關注,甚至是我更堅定我應該更無私的去付出,或許,這兩本入門作品,有些許的影響吧。
二、《大眾哲學》(艾思奇/結構群出版)
就讀高二的那年,老師在介紹西洋近代史時,要班上同學來選定題目上台報告,我很不自量力的選擇了1960年代風行的「存在主義」。然而,只看過通俗版「西洋哲學史」《蘇菲的世界》的我,別說海德格、雅斯培、齊克果這些大家,我連「哲學」的意義和內容是什麼,都是一知半解。當時父親拿了兩本書來給我作課堂參考。其一是陳鼓應的「存在主義」專著,那對一個高中生來說完全看不懂…而另外一本,就是這本由中國共產黨的艾思奇所著之《大眾哲學》
進到東海以後,有時想起一些方法論上的問題,還是會從《大眾哲學》的內容來尋求解答,一方面,當時真的受惠這本書,再者,艾思奇的文筆,還是很淺顯易懂的。
三、《科學革命的結構》( Thomas S. Kuhn.著,傅大為 王道還 錢永祥譯,遠流出版社1989)
「典範移轉」這四個字對一個稍有唸過社會科學的大學生都不陌生。然而我會對《科學革命的結構》有其推崇,甚至說他是影響我的一本書,首先來自於一個起點:當時正在準備碩士班的論文寫作,在每個月都會前往科博館和熟識老師聚會的中午,提到我對於「學術史」的興趣,老師這時就說了:「如果你對學術史有興趣,那孔恩這本書你非看不可!」師長的交代我盡可能做到,畢竟科學論證對一個數學不好的人來說,要理解也有其難度(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看不懂《別鬧了!費曼先生~》,因為中途的物理知識對我可是「霧裡知識」…),但其中對於「典範」的定義,對我思考上的啟發,例如後期我在每年史博館舉辦的「海外歷史知名畫家」各項展覽上,有一個「西方美學典範在亞洲地區文化擴張」思考的基礎。
(關於這點,日後也許可以說明我的心得)
四、《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張文亮,國語日報出版,2014最新版)
2012年的3月,我擔任業師最後一次的課程助理,那時候業師有提到應該開個西方戰後重要學術名著相關舉要,給同學作為期末閱讀的參考。當然業師只提了開頭,在他愛鬧彆扭的脾氣下卻遲遲沒有名單出現,作為徒弟的,這時也就毛遂自薦,草擬了一張書單(我的檔案現在還保留著)。業師過目後,覺得還不錯~就讓我放手去修改和公告。但這其中有幾本同學覺得不明白為何要選填進來的書:《時間簡史》、《海:未知的宇宙》…等。
科學史對我來說,除了上述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外,影響我可能更深的,是台大環工系張文亮教授在國語日報上發表的一系列科普文章,而這本書名很可愛,書封也很可愛的《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讓我看到的,不只是作為單位的「伏特」、「焦耳」、「庫倫」,而是這些單位後面,每一個科學家為了解答世界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至此之後,我一直都覺得,一個歷史系的學生,不管怎麼說,都應該要去接觸科學史的內容,不管你看不看的懂。
五、《文字的故事》/《閱讀的故事》(唐諾,印刻文學,2005/聯經,2010)
我很少有什麼書會主動去看三遍以上(嗯…漫畫除外…),我也很少有什麼書會主動去購買。這兩本分別服膺前後的狀況。
《文字的故事》一書讓我重新看到甲骨文的可能性。不同於文字學拆字解字的單純(或說單調),唐諾透過文學書寫的筆法,讓每一個圖像,都有了活潑的意義,過往甲骨四堂透過「甲文文義」參看中國古代史,而唐諾的文學想像與解讀,讓我看到「甲文圖義」的另一種可能性。尤其近日,刑義田先生《立體的歷史》出版,還有業師以往所談「圖像史學」的常識,這點,影響了我在甲文認識的興趣,以及可能使用的方法。
《閱讀的故事》也是某種方法學的參照,不同於How to Read a Book一書,唐諾說的可能是更多「閱讀」上的心路歷程。以及作為一個「讀者」的「態度」。當然,我也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一個讀書人知識量的巨大,還有自己目光的淺短。
六、陳映真小說集(洪範版,卷一至卷六,2001)
父親的友人,彰化詩人施善紀先生曾在兩岸犇報的專欄上有言「〈我的弟弟康雄〉,有誰還沒讀過?」因為父執輩的提問,我開始接觸陳映真的小說,從〈麵攤〉到〈忠孝公園〉,卅四篇小說大體都閱讀過一次。後期因為課程的關係,還多了師長的講解。
雖然我心中沒有一顆橙紅橙紅的早星,但我也會去問「人為什麼能一天一天的過,卻不曉得幹嘛活著?」,即便太陽依舊兀自的照耀著,照耀著一切芸芸的苦難的人類。而面對這個懦弱的、不敢說真話的人間,在我看來,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決心,還有那個不信邪的衝勁。
這是我的小說連結,也是我信念的支持。
七、《鋼之鍊金術士》/《銀之匙》(荒川弘 東立,2001~2010/東立,2014)
影響至深的作品,是否應該都是偉大的書籍?
我覺得不盡然。
荒川弘美女士的《鋼之鍊金術士》與《銀之匙》,除了是我在連載時定時追番的作品外,也是我很有興趣想要收在書架上的漫畫。「鋼鍊」在世界觀和記憶的認識上,對於我在理解中國哲學「天道與人道」的關係上,有其連結,而阿爾對於豆子在「記憶塑造」的提問上,不也是後現代對歷史學的攻擊所在?其後豆子重新掘墳,確認當時自己對母親的鍊成是否為真,不也是一個知識人,應當對自己過往學術成果負責的態度嗎?
《銀之匙》則加入了荒川女士在農校的生活經驗,雖然務農在我來說是沒有實際存在的經驗,但與自然相親這樣的生產方式,確實在工商業社會的我們,有新的啟發,諸如在面對自然的誠懇態度,以及人生追求動力的激勵。想起電影《白米炸彈客》、《無米樂》等,對於台灣農業被忽視的無奈,同樣的,我們是否可以從這樣的漫畫,去尋找更原初的悸動?
八、《史學方法論》(杜維運 三民,2008)
「史學方法」這門課似乎在每個歷史系都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不管是授課內容的無法掌握,或是授課習作的艱澀,都讓每個歷史系的學生大感吃不消。然而雖說杜先生(在輩分上或許要稱作「世師」)氏作享譽中外,我卻沒有實際的閱讀過。但之所以會說這書「影響了我」,可以說他是讓我間接習修業師「中國史學史」的媒介。畢竟在長期的聽說「史學方法課程不好搞」的流言蜚語之後,我想,是否先上個「中國史學史」作為前導,以利日後課程的吸收?果不如其然,真的有點幫助。當然也因為這樣,開始了我正式和業師交誼的起點,也要謝謝杜先生的這部作品吧。
九、《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左玉河,上海書店出版,2004)
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丘為君先生在一次課堂上要我去看左先生的作品,作為我知識思想的基礎。而這部《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還有左先生較為近期的作品《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給我在近代中國學術史的認識,有一定的啟發,當然,在寫作的途徑上,我也有想嘗試這樣的方法。但可惜,學藝不精,無從辦起。但這兩部書都給了我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新的認識和出發視角。
十、遠方(許達然,遠景出版,1979)
最後一個我想說的,是一本散文集。許文雄先生可以說是我在東海很尊敬的老師,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他不再東海任教了,但許先生在東海對我的照顧和我們之間的交談,一直也是我很懷念的時刻。許先生的文筆,在我閱讀之後,我也相當的欽佩,諸如對許先生思想的精煉與文字的巧妙運用。
但這本書影響的不是我的學思,也不是我的為人,而是我在2011年歲末與2012年的年初。
因為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段短暫,但是美好而濃烈的愛情。
我想謝謝許先生。
只是一直沒機會,也沒辦法了。
真要去追索我自己的學思歷程,基本上來自於三個人:
第一位是家母。我的母親是一位小學老師,對於學齡孩童的教育,或許有更多的認識與用心,而她給我最多的,除了母愛的照顧外,還有許多知識的啟蒙,諸如《小牛頓》、《漢聲小百科》,「信誼文化」、「啟思文化」出版的系列繪本,還有我最常在學校的圖書館看的諸多通俗故事書,是培養我對閱讀興趣的養料。
第二位是我紅色的父親,也就是家父。稱以「紅色」,除了「血脈上」的關係外,也同時是父親的人生信仰。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中興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畢業,其後父親更自行進修,前往東海哲學系就讀碩士班,從傳統中國儒、道思想,到西方古典哲學:康德、黑格爾…等等,其後更大量購買與閱讀社會主義相關書籍。除了知識的教育,他更告訴我應該參與,甚至有能力要幫助更多的人。這點,我想是過往,許多人對於范綱塏有「無私」這樣的評價,生命的根源吧。
最後一位是我白色的父親,也就是陳師錦忠。在東海求學的階段,很有幸與業師交誼。稱以白色,在於「契約上」的認識,正式和業師有所交誼,來自大二習修了業師《中國史學史》課程,日後也擔任業師課程助理有四年時間,同時學習關於業師所研究之學術史、上古史、史學方法等相關學說,這也或成為我日後在歷史知識的閱讀與思考上,某些前進的起點。
也因為他們,我才有這個機會或是能力,在「讀書寫字」的道路上,或許不是那麼的排斥吧。
==========================================
書目:
說明完了人的原因,接下來就是書目的舉要了。基本上與9/22日當天列的書單差不多,但我想用必較敘述性的文字重新說明其影響之處。
一、How to read Karl Marx/《馬克思主義入門》 (Ernst Fischer)/(Ernest Mandel,連結雜誌社,2009)
首篇要說的是兩篇我在社會主義啟蒙的作品,分別是澳洲共產黨員Fischer和托派學者Mandel的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都是我高中時期所接觸的,其中How to read Karl Marx我還作了一點拙劣的翻譯,雖然這兩部書我都沒看完,但他也影響了我在日後對於馬克思的原典,不管是《1844年經濟與哲學手稿》、《共產黨宣言》,或是馬克思相關的著作,乃至最近柄古行人《世界史的結構》這類書籍的關注,甚至是我更堅定我應該更無私的去付出,或許,這兩本入門作品,有些許的影響吧。
二、《大眾哲學》(艾思奇/結構群出版)
就讀高二的那年,老師在介紹西洋近代史時,要班上同學來選定題目上台報告,我很不自量力的選擇了1960年代風行的「存在主義」。然而,只看過通俗版「西洋哲學史」《蘇菲的世界》的我,別說海德格、雅斯培、齊克果這些大家,我連「哲學」的意義和內容是什麼,都是一知半解。當時父親拿了兩本書來給我作課堂參考。其一是陳鼓應的「存在主義」專著,那對一個高中生來說完全看不懂…而另外一本,就是這本由中國共產黨的艾思奇所著之《大眾哲學》
進到東海以後,有時想起一些方法論上的問題,還是會從《大眾哲學》的內容來尋求解答,一方面,當時真的受惠這本書,再者,艾思奇的文筆,還是很淺顯易懂的。
三、《科學革命的結構》( Thomas S. Kuhn.著,傅大為 王道還 錢永祥譯,遠流出版社1989)
「典範移轉」這四個字對一個稍有唸過社會科學的大學生都不陌生。然而我會對《科學革命的結構》有其推崇,甚至說他是影響我的一本書,首先來自於一個起點:當時正在準備碩士班的論文寫作,在每個月都會前往科博館和熟識老師聚會的中午,提到我對於「學術史」的興趣,老師這時就說了:「如果你對學術史有興趣,那孔恩這本書你非看不可!」師長的交代我盡可能做到,畢竟科學論證對一個數學不好的人來說,要理解也有其難度(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看不懂《別鬧了!費曼先生~》,因為中途的物理知識對我可是「霧裡知識」…),但其中對於「典範」的定義,對我思考上的啟發,例如後期我在每年史博館舉辦的「海外歷史知名畫家」各項展覽上,有一個「西方美學典範在亞洲地區文化擴張」思考的基礎。
(關於這點,日後也許可以說明我的心得)
四、《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張文亮,國語日報出版,2014最新版)
2012年的3月,我擔任業師最後一次的課程助理,那時候業師有提到應該開個西方戰後重要學術名著相關舉要,給同學作為期末閱讀的參考。當然業師只提了開頭,在他愛鬧彆扭的脾氣下卻遲遲沒有名單出現,作為徒弟的,這時也就毛遂自薦,草擬了一張書單(我的檔案現在還保留著)。業師過目後,覺得還不錯~就讓我放手去修改和公告。但這其中有幾本同學覺得不明白為何要選填進來的書:《時間簡史》、《海:未知的宇宙》…等。
科學史對我來說,除了上述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外,影響我可能更深的,是台大環工系張文亮教授在國語日報上發表的一系列科普文章,而這本書名很可愛,書封也很可愛的《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讓我看到的,不只是作為單位的「伏特」、「焦耳」、「庫倫」,而是這些單位後面,每一個科學家為了解答世界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至此之後,我一直都覺得,一個歷史系的學生,不管怎麼說,都應該要去接觸科學史的內容,不管你看不看的懂。
五、《文字的故事》/《閱讀的故事》(唐諾,印刻文學,2005/聯經,2010)
我很少有什麼書會主動去看三遍以上(嗯…漫畫除外…),我也很少有什麼書會主動去購買。這兩本分別服膺前後的狀況。
《文字的故事》一書讓我重新看到甲骨文的可能性。不同於文字學拆字解字的單純(或說單調),唐諾透過文學書寫的筆法,讓每一個圖像,都有了活潑的意義,過往甲骨四堂透過「甲文文義」參看中國古代史,而唐諾的文學想像與解讀,讓我看到「甲文圖義」的另一種可能性。尤其近日,刑義田先生《立體的歷史》出版,還有業師以往所談「圖像史學」的常識,這點,影響了我在甲文認識的興趣,以及可能使用的方法。
《閱讀的故事》也是某種方法學的參照,不同於How to Read a Book一書,唐諾說的可能是更多「閱讀」上的心路歷程。以及作為一個「讀者」的「態度」。當然,我也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一個讀書人知識量的巨大,還有自己目光的淺短。
六、陳映真小說集(洪範版,卷一至卷六,2001)
父親的友人,彰化詩人施善紀先生曾在兩岸犇報的專欄上有言「〈我的弟弟康雄〉,有誰還沒讀過?」因為父執輩的提問,我開始接觸陳映真的小說,從〈麵攤〉到〈忠孝公園〉,卅四篇小說大體都閱讀過一次。後期因為課程的關係,還多了師長的講解。
雖然我心中沒有一顆橙紅橙紅的早星,但我也會去問「人為什麼能一天一天的過,卻不曉得幹嘛活著?」,即便太陽依舊兀自的照耀著,照耀著一切芸芸的苦難的人類。而面對這個懦弱的、不敢說真話的人間,在我看來,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決心,還有那個不信邪的衝勁。
這是我的小說連結,也是我信念的支持。
七、《鋼之鍊金術士》/《銀之匙》(荒川弘 東立,2001~2010/東立,2014)
影響至深的作品,是否應該都是偉大的書籍?
我覺得不盡然。
荒川弘美女士的《鋼之鍊金術士》與《銀之匙》,除了是我在連載時定時追番的作品外,也是我很有興趣想要收在書架上的漫畫。「鋼鍊」在世界觀和記憶的認識上,對於我在理解中國哲學「天道與人道」的關係上,有其連結,而阿爾對於豆子在「記憶塑造」的提問上,不也是後現代對歷史學的攻擊所在?其後豆子重新掘墳,確認當時自己對母親的鍊成是否為真,不也是一個知識人,應當對自己過往學術成果負責的態度嗎?
《銀之匙》則加入了荒川女士在農校的生活經驗,雖然務農在我來說是沒有實際存在的經驗,但與自然相親這樣的生產方式,確實在工商業社會的我們,有新的啟發,諸如在面對自然的誠懇態度,以及人生追求動力的激勵。想起電影《白米炸彈客》、《無米樂》等,對於台灣農業被忽視的無奈,同樣的,我們是否可以從這樣的漫畫,去尋找更原初的悸動?
八、《史學方法論》(杜維運 三民,2008)
「史學方法」這門課似乎在每個歷史系都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不管是授課內容的無法掌握,或是授課習作的艱澀,都讓每個歷史系的學生大感吃不消。然而雖說杜先生(在輩分上或許要稱作「世師」)氏作享譽中外,我卻沒有實際的閱讀過。但之所以會說這書「影響了我」,可以說他是讓我間接習修業師「中國史學史」的媒介。畢竟在長期的聽說「史學方法課程不好搞」的流言蜚語之後,我想,是否先上個「中國史學史」作為前導,以利日後課程的吸收?果不如其然,真的有點幫助。當然也因為這樣,開始了我正式和業師交誼的起點,也要謝謝杜先生的這部作品吧。
九、《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左玉河,上海書店出版,2004)
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丘為君先生在一次課堂上要我去看左先生的作品,作為我知識思想的基礎。而這部《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還有左先生較為近期的作品《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給我在近代中國學術史的認識,有一定的啟發,當然,在寫作的途徑上,我也有想嘗試這樣的方法。但可惜,學藝不精,無從辦起。但這兩部書都給了我在近代中國學術史上,新的認識和出發視角。
十、遠方(許達然,遠景出版,1979)
最後一個我想說的,是一本散文集。許文雄先生可以說是我在東海很尊敬的老師,雖然因為種種原因他不再東海任教了,但許先生在東海對我的照顧和我們之間的交談,一直也是我很懷念的時刻。許先生的文筆,在我閱讀之後,我也相當的欽佩,諸如對許先生思想的精煉與文字的巧妙運用。
但這本書影響的不是我的學思,也不是我的為人,而是我在2011年歲末與2012年的年初。
因為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段短暫,但是美好而濃烈的愛情。
我想謝謝許先生。
只是一直沒機會,也沒辦法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