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習作:《扭轉命運的樂章》心得(草)

前言

1983年,蘇丹境內因宗教、資源與政治問題,南北區發生第二次內戰。此次內戰,造成南蘇丹境內190萬名人民死亡,實際統計,有二萬名蘇丹孩童流離失所。而這二萬名蘇丹孩童,在內戰期間與內戰結束後,分別流亡到東非其他國家,並且輾轉來到美國,尋求戰爭庇護。

這個歷史背景,成為電影《扭轉命運的樂章》一片(以下簡稱《扭》)的歷史基調。

主角馬米爾、艾比塔、保羅、耶利米,這四位生長於蘇丹部落的東非住民,他們都是在第二次蘇丹內戰下,流離失所的小孩。2000年,受到美國政府的幫助,他們得以來到美國,分別成為美國公民,在這個異鄉,他們受到不少人的幫助,並且安居樂業,在日後的生活更有一番天地,當然,戰火的陰影,也讓他們在現在和平的生活上,或多或少有些影響。

故事的大綱大致如此,而影片的基調也是走溫馨、歡愉的路線。因此看起來不會有太沉重的感覺。
=====================
但如果有親友問我推不推薦,我會告訴你:我不推薦這部影片。

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現世的聯想:南洋兄弟姊妹與都市山胞
我看這部片子的時候,蘇丹主角馬米爾在美國的境遇,一直讓我聯想到1980年代,台灣原住民因為種種原因,從部落來到了都市,在鷹架、餐館、繁華的車水馬龍之中討生活。在這些裝配、打雜的過程中,他們受到的,是相當惡劣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而且還或多或少的,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與欺壓。

影片中,蘇丹難民們來到了美國,在職業介紹所的介紹下,順利的進入了各行各業工作,甚至在此之後都有良好的發展。電影語言上有這樣美好的敘述,但現實生活中恐怕不是如此。要之,1987年發生在台灣,鄒族少年湯英伸殺害雇主一家的慘案,不正是所謂「職業介紹所」,在部落青年和都市人資訊不對等的狀況下,所造成的欺壓與悲劇嗎?台灣如此,我想在美國也不會是這麼美好。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正是星期假日,我和父母親搭上前往台北的通勤區間車,車上,還有不少小鎮裡面,來自南洋(菲律賓、越南、泰國),離鄉背井討生活的兄弟姊妹。試問,台灣社會對於這些異鄉人,是否有一種「友善」的態度?我想這是需要去討論的一點。

對應到原住民的另一個部分,是影片中各個主角在生活上的轉換,到了美國的打工處,他們得使用美式、英式的姓名;語言上,他們得使用英文;信仰上,他們規訓了基督教。在台灣,改漢姓名、教以中華歷史、大量使用中文。不也是某種對於少數民族的壓迫嗎?

但是在這個影片裏面,似乎是美事一樁?而且好像還是他們之所以可以安居樂業的關鍵環節?

二、敘事的片面化與意識形態無意識的傳播

呼應前文所說的,台灣原住民在漢人社會,因為在主流文化之下生活,不得不習慣漢人的規矩。但在《扭》片裡面,蘇丹難民們受美國公民的幫助,卻似乎有某種「授予恩惠」的感覺。美國的醫療、美國的教育、美國安全而平和的生活、還有親切助人的美國人…等。在一個膚色差異明顯的畫面下,美國人對於蘇丹難民的幫助,不但無微不至,甚至大公無私。

這是電影的敘述語言,但是這樣的敘述方式,對於災難的根源,缺少了譴責與批判。當然這樣的說詞可能還有點苛刻,影片中對於蘇丹難民的照顧方面,是否太過於「美化」?對照近日所發生的佛格森事件與聖路易槍擊案,在美國這一個民族大鎔爐中,「少數民族」遭到攻擊與傷害,似乎也非新鮮事?

也因此,《扭》片在對於災難的敘述下,因著「人性光明」的基礎,顯得過於片面。
========
結語

當然,一個電影的製作,有其辛苦之處。影片本身的流暢和敘事完備,自然不可抹煞。不過因為缺少深刻度,再加上上述個人所述的觀點,成為個人不推薦的主要原因。

戰爭的傷痕是必然要去撫平的,但是戰爭的根源可否避免?又可否在國際的力量下做更多的防護?我想才是更重要去思考的地方吧。


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