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 Facebook 代2015/06/16日記)
寫在前面:
我第一次寫這個題目的時候,列舉了四個烹調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關聯性。有「對象的選擇」、「研究/烹調主題的選擇」、「素材的選擇」、「製作流程的安排」,這些其實算是比較概略性的去說,烹調和學術研究的大方向。過了兩天(或著該說過了幾個月…),在廚房準備著自己最近的便當時,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書寫的主題。就著今天還算清醒,倒是可以說說這個我最近的一個新的心得。
而前兩天回到歷史系上參加了畢業餐敘,有幾個同學說到未來的史學方法論還要向我討教討教。這回要說的和這個題目也有點關係。
一道菜的誕生:
其實學術研究其實某方面來說,和各種設計、創作有點類似,其實都是依循著某種原則,或者說,依循著某個「通則」,在這邊,我想還是先以烹調為基礎,從一道菜的誕生開始說起好了。
1、靈感的搜尋:食譜
烹調的內容有時候是透過口耳相傳,或是很純粹的經驗概念來呈現。但對於一個十指未沾陽春水的人而言,臨時要煮個東西給自己吃,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直接的一點:在他/她的腦海中,並沒有「烹調的經驗」,也就無法對於眼前的食材,甚至不知該從什麼樣的食材下手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到現在,有機會就會去翻閱或是收集食譜的原因。即便我現在對於某些菜餚已經有一定的掌握了,還是要去看看其他烹飪專家的說法:不管是素材的搭配、烹調的方式,還有一些烹調上的細節,有時參閱食譜,也能修正自己在烹調過程的某些缺失,進而得到進步。
如果是烹調生手,食譜上的烹煮步驟也能幫助第一次下廚的你/妳有些依據,而不至於在刀鋸鼎鑊之中慌了手腳,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煮,熟悉之後,就能自行變化,或是更改材料的型態了。
2、尋覓材料:食材
有了食譜的靈感只是第一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東西來煮才是。既然選定要煮什麼了,那就可以準備去買菜囉。
但買菜的地方也是一個考量。大賣場、傳統市場、有機商店、進口超市,在這些地方能買到的食材不盡相同,當然品質也有高低之別。我個人因為母親購買習慣的影響,大多是在有機商店購買,食材安全,也比較可口。
另外一個在第一次寫作「持鍋鏟與握筆桿的異與同」時也提到,就是加工食品的使用,對於一般個人飲食而言,一兩份加工食品的使用,在烹調的過程中可一節省一些步驟,當然也能增添一般家庭菜餚的風味。不過在現在食品安全的疑慮以及健康意識的覺醒下,長期使用加工食品,不會是一件好事,因此還是建議以購買蔬果、生鮮魚肉、蛋奶豆漿這類的「食物」來自行烹煮,會是比較合適,也安全的。
3、烹調的方法:水、刀、火工
素材齊備了,接下來就是開始烹煮啦。當然依照食譜的作法或許不會出太多的錯誤,不過坊間還是會有專人針對食材的特性說明適合的處理方式:雞肉去骨、蔬菜挑去過韌的菜葉、蛋白打發、或是浸泡鹽水…等。另外在烹飪卡通都會提到的「刀工」、「火工」,也是烹調之中影響口感最重要的前置因素:工整的切絲切丁,便於食客咀嚼品嘗;精確的火侯掌控,讓菜餚在剛好的時間受熱完畢,不會過焦也不會過生。當然,在此之前的洗滌,更是餐飲衛生的重要環節。每一步都關係著一到菜的成功與否,而進步的關鍵,就是反覆的練習還有注意每個細節了。
4、獨家配方:特色
在最近一話的食戟之靈說到了:「老爹有說過,一個料理人最重要的,不是去在乎他人煮了什麼,而是如何在餐盤上呈現自己。」這或許也是每個創作設計最為困難的一點:在眾多同類型的作品中,展現自己的特色。
某方面來說,這也是經驗積累與反覆鍛鍊之下,終究會產生的某些成果。然而,面對今天,大量從業人員的競爭之下,在譁眾取寵之外,怎麼煮/寫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或許,是每個創作者,都要去面對的嚴肅課題吧。
結尾:
至於到今天,我煮/寫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了嗎?
我想應該是還沒的,但我希望有這一天,當我端出我的成品時,人們不用看作者名字,就知道:「啊!這是綱塏煮/寫的。」
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