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習作] 關於《敦克爾克大行動》-觀影後記

觀影時間:2017/07/22
觀影地點:屏東中影影城。

=================================
會選這部片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於這是個歷史片,加上YouTube影視評論頻道「加點吉拿棒」的主播XXY,特別精心介紹了這段發生於1940年春季末的軍事作戰,一直都是口耳學習這段歷史,就特別想去看看;第二個原因就是衝著一個名字-克里斯多夫‧諾蘭。

諾蘭的影視敘事,我在《全面啟動》和《星際效應》已經見識過,可以說是深受震撼,這回導演要怎麼敘述一個歷史事件,我也是相當期待。

一百分鐘的戲不算太長。但是看完之後走出戲院,思考了一段時間-如果我要寫心得,那我該怎麼寫?我認為自己也只是個業餘的觀眾,寫寫心得算是和身邊的親友交流,怎麼幫忙人家拉票房,那是專業影評人的事,可是我卻有一種「我想推薦大家都去看看這部戲」的想法。

從這樣的一個提問出發,也就是我想提出,「如果要說《敦克爾克大行動》是部好電影,那他好在哪裡?」。

我的理由有兩點:

一、 單一敘事
《敦克爾克大行動》第一個讓我想說的優點,是他的「單一敘事」。也就是「整部戲只在講一件事情」,也就是「敦克爾克大撤退」
這樣說好像有點奇怪,難道電影還會有一個標題裡面講了好幾件事的事情嗎?其實自己也有寫作經驗的同時,就會發現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當開始挖掘某些題材時,就會一一發現這些事情上頭有許多延伸的,甚至背後的素材,多多少少都會心猿意馬,總覺得不去處理有點可惜。有時寫多了,反而產生過於笨重,甚至「藍色窗簾」的反效果。
這也是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優點,也就是整部戲只在講一件事,就是「撤退」。但是在這場撤退之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腳色、心境為何?就是電影的主軸了。

二、多重時間軸匯集
《敦克爾克大行動》裡,導演用了幾個不同的時空區域來描述上面所我說的「在這場撤退之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腳色、心境為何」。所以每個場景會交錯敘述,但是最後這些場景在電影的最後幾十分鐘卻都匯集到了同一個空間之中,給人一種「殊途同歸」的妙感。也不得不佩服導演的巧思。不過前半段的多重時間軸會讓人有些錯亂,算是需要專注去看的部分。

三、平實的緊張感
戰爭片不管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拍起來多少都會有些「激動」,畢竟這是國家歷史光輝/恥辱的一刻,總是被人嘲笑的「抗日神劇」也就是這種「激動戰爭片」的代表。不過《敦克爾克大行動》在這樣的情緒上並沒有太顯著,反而給我一種無時無刻都不得鬆懈的緊張感。而這一秒可能還是風平浪靜,下一秒就是與弟兄訣別,這樣的畫面也顯示了戰爭狀態的不確定性。

另外整部戲並沒有特別「檢討」所謂的「戰爭責任」,也是我所感覺到的「平實」感,這或許會被人批評不具有反省意識,但我個人認為,這恰好也沒有「激化」戰爭的殘酷性,對於我這個情緒容易激動的觀眾來說,算是很好的一種「教育」。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子。雖然那句「四十萬士兵等待回家,家迎向了他們」還是有點文藝腔,不過算是我看過的戰爭片之中,比較「誠懇」的一部。

以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