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閱讀---種植希望,種植愛

篇的標題好像跟某個公益廣告有點像....不過當時後下這篇標題的時候確實也帶有某種「希望」的心情。

有趣的是,格林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繪本系列」,居然也收錄了這本小書。而繪本版和原著的結構大體相同(而且繪本有好看的圖片),想來也適合小孩子看看。

==============================================================

《種樹的男人》

(法)讓‧紀沃諾著(Jean Giono) 金恆鑣譯

台北,時報出版社:1992


迄今寫了很多的書,有的是自己摸出來看的。有的是同學推薦看的,當然很多書都是JOKER爸推薦的,不過這次的書,推薦人就不是JOKER爸了,是我們家那個有點沉默,可是一手把JOKER拉拔到今天22歲的JOKER媽。

大概是在JOKER高中的時候,那時的氣候已經有一些變化了,冬天不冷、夏天酷熱,暖化的現象讓「多愁善感」的JOKER(我有的時候會這個樣子,這應該不是自戀....)很擔心。以前的書上教過,樹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於是一時突發奇想:如果說可以多多種樹,那不是就可以讓暖化的問題有所改善嗎?JOKER媽聽聞,笑著說了:「所以你要當『種樹的男人』囉?」,進而也推薦JOKER看這本書了。

後來有一天,JOKER要去台北買東西,隨手帶了這本小書。火車從埔心站開到了台北站,短短一個小時,我就把故事的內容,連同這本書的寫作原因,全部看完了。

到這邊要先聲明,這不是在炫耀。我會看的這麼快,有兩點,其一:書很薄,不到100頁,其二: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就像書名所說的,這是一個關於「種樹的男人」的故事。

這篇故事是由第一人稱寫下來的,敘述的主角是一個軍人,有天,他到了南法的鄉村,遇見一位牧羊的老人,在那裡,他看到老人在牧羊之餘,在一片荒野上,埋下一顆顆的橡實。在那個寂靜的鄉下,看著老人種樹時認真的神情,對於一個軍人而言,他看到了和平的樣子,在和老人同住兩晚後,他向老人到別,這是他第一次遇見這位老人。

而當這位軍人再次回到小鄉村時,已是一次大戰結束之後了,但是小村子彷彿與世隔絕一般,完全聞不到戰爭的銷煙,而當年老人播下的橡實,也已經長成十歲多的小樹了,昔日的荒野,已是生機滿部,但是老人還是一如往常的,在每一吋的土地上,播下橡實,還增加了一些不同的樹種,繼續他的「種樹」。

軍人又在二戰前和二戰後,回到小村子去看看,他發現,老人的種樹不但是給荒野帶來了生機,更為一些殘破的小鎮帶來了希望,一些原本都是頹牆敗垣的村子,居然在老人的種樹下,回復了生機,人口慢慢的增加,村鎮也出現熱絡的氣氛,老人種下的不只是樹,還有人們在動盪中失去的希望跟動力。

老人最後以89歲高齡在南法的一間醫院安詳的辭世,留下的,是一片從荒野變成的茂密叢林,從荒村變成的熱絡的小鎮。

不過後面的故事背景卻說了這篇小故事在投稿上的插曲,原本《讀者文摘》雜誌在當初邀稿時,希望紀沃諾寫一篇「我所見到最難忘的人」的文章,完稿後雜誌社才發現,這篇文章裡面,只有地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憤怒的退稿並且斥責紀沃諾是「騙子」!

但是《讀者文摘》雖然不願刊登,但是這篇文章卻在其他關於生態的雜誌上陸續發表了,也引起了一些人對於紀沃諾的關注,甚至有關於生態復育的獎項以他來命名。這篇小故事才得以保存,並且流傳下來。

其實讀這篇小故事,讓我又想起台灣作家陳映真先生的第一篇小說〈麵攤〉,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是卻充滿了作家對於人間的溫暖和關懷,也是我覺得,這本小書值得一讀的原因。《種樹的男人》讓我們看到了紀沃諾先生對於戰爭的反感,自然的關懷,也讓我們看到紀沃諾心中,所謂「品格高尚之人」的定義。

「世界在沸騰,人心在冷卻」,我覺得,這兩句話很適合作為21世紀的註腳。但是種樹的男人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用最單純的想法,最單純的行動,可以做出一件最不單純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