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2013/04/01)的當天晚上是同學之間的聚餐。談話的途中,有同學對著大家大吐苦水,說他在人際關係上的受挫、傷害。
本來想說,用點曲折的方式來說說這個夜晚的經過,但想到這位同學說的「陰險之人」,也是我日記的忠實閱讀者,就想到了另一個方式,來寫這樣的夜晚。
其一:傾聽者/垃圾桶 老實說在歷史系待到今天是第七年,我發現在我大三之後,我就常常扮演一個角色:傾聽者(有比較通俗的說法叫垃圾桶)。
當然在這之前也是有零星的人走到我身邊,和我抱怨那些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明槍暗箭,不過這些話語到了我三年級之後....好像越聽越多。
有人失戀被劈腿,找我/有人遭被群體驅趕,找我/有人心有不快,找我/有人對未來徬徨,找我...
其實也不記得那麼多了,但是很確定的是,因為擔任傾聽者的角色,也因此遇見了三個情人,在傾聽這麼多的聲音之後,對自己應該也要有一點定位吧。
說真的我不是個「朋友很多」的人,一來「朋友」在我個人的定義上有一定的「高度」,我會稱我身邊的人「同學」、「牌咖」、「facebook好友」,但我不一定會稱他們為「朋友」(如果有比較接近這個等級的稱呼,應該是「情人」和「家人」吧)也因此,我似乎保持了某種程度的中立性。然後有很多人會因此來找我說話,說說那些生活上的不快,還有人與人之間那些「爆裂性」的話語。
這種話聽多了,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些質問,說真的我也不算人脈狹窄,但是如果說我聽到這麼多的「耳語」,我能不能繼續客觀的去面對我身邊的那些人?我還能夠對於我身邊的這些人,一視同仁嗎?
不自覺的,我又想到那個搞笑的片段:
比平原更開闊的,是大海
比大海更開闊的,是天空
如果還有比天空更開闊的
那是心量
再停下論文的這段時間,重新對自己的生命去反思。
我希望,我會是一個,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安穩停靠的港灣
也謝謝因此而走進我生命中的克莉絲、洛瓷,和SUE
其二:自律
「最美麗的,是天上的星斗,還有我心中的那份道德律」
伊曼紐‧康德的這句話,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這段話同時也作為很多對於人性中道德觀討論的一個背景敘述。
話說有一天又去和業師談話,談到了關於自我介紹的寫作,我說了:
「這我有一天自我反省了一下....老實說,今天要我來寫自我介紹,我還真的寫不出來。我該跟大家介紹什麼?」
「老師,您常常說歷史要求真,要把過去的真相說出來,可是今天,當我面對一群陌生人的時候,我都不見得會說我生命經驗的全部,更遑論那些枝微末節的小事」
「老師,如果說連人與人之間的面對,再討論過往都會閃躲,我們書寫的歷史,怎麼會有『真』的一天?」
業師只是笑笑,然後說:「反正把該說的東西說出來,好的那一面表現表現,女朋友騙到手就好啦XD」
說是玩笑話,可是我又認真了:「那騙到手之後呢?接著沒說的那一面在多日之後原形畢露,老師,有多少家庭糾紛是因此而產生的!」
業師再接著說:「你這還只是行為上的,那心裡面那些迫害、強占、暴力的精神面,那也是一個危機啊。」
作為歷史系的我們,似乎除了說故事之外,又面對了一個,比起哲學家更尖銳的問題
你/妳 願 不 願 意 面 對 心 中 最 黑 暗 晦 澀 的 那 一 面
而 那 些 最 黑 暗 晦 澀 的 那 一 面,你/妳 願 不 願 意 向 他 人 展 示 ?
展示的結果如何我們不知道,什麼患難見真情那些都是後話,但這樣的話語,再前段說到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之後,我更加的確立,原來歷史系,甚至是歷史學要教的東西,也許在今天的台灣社會,會是更重要的一環。
業師每每有言:「不要騙人了!」這話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似乎也適用。
我們似乎不時都要嚴肅的問自己:
你/妳 願 不 願 意 面 對 心 中 最 黑 暗 晦 澀 的 那 一 面
而 那 些 最 黑 暗 晦 澀 的 那 一 面,你/妳 願 不 願 意 向 他 人 展 示 ?
以此為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